落葉知秋,微風徐來。2021年10月,本該與所有美好不期而遇的季節,卻因為疫情又一次打亂了所有的節奏。我們生活的城市——寧夏銀川,被按下了暫停鍵。這是一場家門口的“疫情”,更是一場“戰役”。接到醫院緊急任務,執行新冠病毒核酸篩查采樣和隔離酒店醫療保障工作,預防保健科醫護人員迅速反應開展科室感控強化培訓,確保采樣流程標準、高效,防護到位,聞令而動,毅然踏上了奔赴抗疫前線的道路。
10月23日凌晨,大家都警覺的不敢睡去,時刻關注著手機通知,按照金鳳區疾控中心要求,接到核酸采樣點區域劃分通知,預防保健科12名醫護人員被分為2個大隊6個小組,大家迅速聯絡各采樣點負責人,確保能第一時間到達各點位。良田鎮的各核酸采集點路途較遠且比較分散,李夢媛、史冬梅、王靜、張素清4位女同志主動承擔起接送大家的任務,早5:30出發,30多公里的路程后,全員投入戰斗,“全副武裝”,全神貫注。
采樣工作責任重大,關系到檢測精準性。采集時,群眾們常會咳嗽、打噴嚏、吐痰、甚至嘔吐,隨之噴出的飛沫會噴濺在采集人員的面罩上,存在很大風險。流程規范,操作迅速,配合默契,就可以提高采樣效率,在單位時間內完成更多的任務,同時減少被采樣市民的不適感,是我們心中的標準,每一個動作都絕不馬虎。這樣一干就是一整天,直至凌晨12點完成當天采樣工作,返回住所,又在清晨5:30出發,開始了新一天的采樣工作。
為了能節省時間,良田鎮的隊員們一致決定住在村部的會議室內,克服各種不利的環境因素,團結一心,齊心協力。迎著朝陽、伴著星辰,深秋的夜晚,已是寒氣逼人,面屏上的霧氣,模糊了“大白”的眼睛,寒冷的天氣讓大家瑟瑟發抖,采集時每更換一人就要重新手消一次,消毒液中的酒精揮發帶走熱量,讓雙手凍的伸不直,但大家仍在相互鼓勵,每次換崗時間還沒到,下一班隊員就早早來換崗了,只為讓自己的戰友們多休息一會。大霧籠罩的村子,大家都爭著要上第一班崗。降雨導致一些地方的地面泥濘不堪,行走以及行車都不方便,為大家的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許多村民冒雨前來,為了讓村民們能少等一會兒,大家不分輪班全員上崗,高效地完成每一位村民的核酸采集工作。對于行動不便的人群,“大白”們走村串巷的入戶采集核酸,在良田鎮的各個村屯、社區、街道、路口、學校都留下了隊員們有溫度的足跡。
10月25日下午,分布在金鳳區黃河東路核酸采集點的章磊、韓鵬、王海蓉三位同志,在連夜完成銀川市金鳳區第一次大范圍核酸檢測采樣工作后,便接到醫院傳來的緊急消息,顧不上采集的辛勞,再次火速集結,與科室臨時抽調人員楊懷勇、王翠翠、閆娜匯合,轉戰趕往賀蘭縣開展第一輪全民核酸檢測任務! 臉上是掩不住的疲憊,眼神卻愈發堅定。
在隨后的第二輪、第三輪全員核酸檢測任務中,預防保健科的女將們柔肩擔重任,毫無怨言,用負責的態度和過硬的業務能力,高效且出色地完成了核酸檢測采樣工作。
連日來為了全力支援銀川市核酸采集工作,醫院各臨床科室只保留值班醫生和護士,其他人員悉數出戰。楊懷勇老師配合醫院預檢分診工作,堅守醫院的“第一道防線”;牛燕老師、李玲玲、武敏三位同事為各個核酸采集點、隔離點送藥送物資協調工作,切實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護士閆娜,產后7個月,放棄了哺乳假,一直默默地配合著院內的診療工作,堅守著,卻從沒說過一句“我不行”。
隔離病毒,不隔離愛,魯娟、盧婧、劉穎蓉、張媛媛四位同志默默地堅守在隔離賓館,在嚴抓防疫的同時,時刻關愛隔離人員的身心健康,并用自己的專業技術和責任擔當,為留觀人員健康筑起一道堅實防線。
預防保健科中參加此次疫情任務的醫護人員大多是年輕的媽媽,任務來臨,她們離開熟睡中的小孩,病中的父母,沒有一位打退堂鼓,講困難,因為她們懂得做為一名醫務人員所擔當的責任,她們分的清“大家”和“小家”的關系。只因需要,只為守護我們這座暫時生病的城市。
“媽媽,您就是我的英雄!”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有過艱辛才看得到繁華,有過奮進才聞得到芬芳,讓我們揮灑汗水,為“寧”而戰,待疫情散去,重新點亮塞上明珠這座城!
銀川加油!寧夏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