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原文鏈接:https://www.meipian6.cn/3vsv1pxu?share_depth=3&user_id=ohbsluDh8dwB73ro0o6Gzqo27Oe4&sharer_id=ojq1ttwnCPOzbKNMSXc-tj9AmTH8&first_share_to=singlemessage&s_uid=100807580&wx_scene=group_singlemessage&um_rtc=f84e78dd0ff33db1d72025a558a6ecc9&um_tc=7dc7e1f465958be4f7f3c48de2e73515&first_share_uid=18739946&share_user_mpuuid=5eca4f4dfad8e8a4bb39a31f315ec8d9
2021年的深秋,寒意漸濃,曾幾何時,還在為《中國醫生》淚奔,一場銀川戰役悄然在身邊打響。
心中有光不畏黑暗,以愛之名無畏前行,在醫院統籌下,兒童口腔科積極響應,醫務人員紛紛主動報名。組織安排孫婷副主任和科室的其他七名醫生分別奮戰在良田鎮的幾個村莊。從集結到出發只有短短的幾個小時,踏著星光,驅車20多公里,在良田鎮各個點位開展核酸采集工作,眾志成城,共同戰“疫” 。
作為隊里唯一的一名共產黨員——孟慶楠,雖然在掌政中心衛生院下鄉,卻第一時間辦理疫情防控借調手續,投入到抗疫工作中,踐行黨性勇擔當。疫情下,愛人被單位封閉管理,孩子年幼無人照看,緊急之下毅然將孩子連夜送到已經封控的奶奶家,匆匆地告別,身后不斷傳來孩子稚嫩的聲音:“媽媽,你忙完了一定要早點來接我。”那一刻,百轉千回,她的內心卻更堅定,“孩子,媽媽一定會戰勝疫情,早日接你回家!“這就是一名共產黨員的行動,一名共產黨員的堅定。
從北醫進修回來不到2個月的醫生——付如意,在和順新村點位,和孫婷副主任為了降低村民聚集的風險,減少排隊的時間,她們犧牲了自己的輪休時間,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兩組同時開工,一干就是五六個小時,每輪核酸采集約2000余名村民。付如意醫生還在輪休的空閑時間,給村醫、志愿者進行了規范穿脫隔離衣的培訓,并講解了相關的院感知識。
作為一名新手司機——徐明卓,在良田鎮抗疫期間,多數需要自己開車來回奔波,三輪核酸結束,她調侃自己從一個“新手司機”成長為一名可以開鄉村夜路的“老司機”。
作為科里稀缺的兩位優質男士趙晨君、朱明軒,他們主動要求上最早一班崗,站好最晚一班崗,呵護著科里的“姐妹”。第二輪核酸采集剛結束,又被緊急抽調到隔離酒店,來不及告別,匆匆開啟了另一段防疫之路。
十多個日日夜夜,風里來,雨里去,大家舍小家為大家,圓滿完成了良田鎮的核酸采集任務。在與鎮領導和各村“點長”的共同配合下,任務結束時,和順新村的施書記高興說:“咱們和順新村四個大夫,是金鳳區單日采集效率最高的,也是醫療垃圾處理合格率最高的。”
接下來,大家又繼續投入到封控單元的采集工作。年輕的媽媽、年輕的醫生——柳小晶,在路過自家小區時,偶然看到孩子在窗前,由于疫情的防控,只能遠遠地揮了揮手,默默地忍住眼淚。
穿上白衣,我們是一群戰士,隨時聽從調遣,逆行而上;脫去白衣,我們是家中支柱,父母的依靠,孩子的榜樣。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總有一日,勝利是屬于我們的!